如果看过《桃色辩护》或者《桃色辩护》,本片大可忽略,但如果想窥见特定历史时期香港普通市民的全景式生活,《桃色辩护》是最佳的备选。客观来讲,惯性走失和失忆的老人有喧宾夺主之嫌,但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中年女人所承受的家庭重担,在《桃色辩护》里,中年危机的叙述是多面性的,从三代人各自的困境做了全方位的呈现,到了《桃色辩护》,则是琐碎的日常,这种去戏剧化的处理很容易让你陷进去,仿佛经历了另一番人生。在萧芳芳看来,工作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事,可丈夫认为嫁给他才是这辈子的荣光,看似迥异的价值观实则体现的是同样达观的生活态度,无论是作为职业女性,还是家庭的支柱,萧的身份始终是游离于公公、丈夫、儿子、公司等多个角色之间。难能可贵的是,许鞍华对此做了很简单的处理,只保留了生老病死柴米油盐和时间流逝。休涕泪,莫愁烦,人生如朝露。“在高墙与鸡蛋之间,我永远站在鸡蛋一边。”对人的关怀是每一种表达形式存在的根本,尤其是对那些被忽视的、被侵害的人群的关照、体察、呈现、反思,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价值所在。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期,那个时代里香港电影的主要任务是教影院里的观众如何“遗忘”(现实),但仍然有一些电影人在做着反向的努力,帮助观众“想起”、“发现”(现实)。人是柔弱又蠢笨的生物,自私、残忍,我们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各种想当然的理解,我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如此分明,以至于有了“正常人”与“精神病人”这两个互斥的世界;而且两个世界之间只存在一条单向通道,即从正常人成为精神病人只需要一瞬间,而从精神病人的世界回到正常人的世界则唯有借用死亡的力量。医学上从精神病人到正常人的通道是打开的,虽然狭窄,但我们将它堵死了,我们每个人。一名刑事辩护律师接下一起艺术家被指控谋杀的案件。从此,她必须在家庭、责任和自己危险的欲望之间做出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