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节 佛教
秦始皇二十六年临洮(甘肃岷县)发现十二个穿外国衣服的大人(据说身长五丈,足长六尺)。三十三年,禁“不得祠”。“不得”大概是浮屠的译音。也许始皇时印度佛教徒已到中国西部传教。
汉武帝通西域,佛教可能流传过来。东汉初,楚王刘英祭祀黄老、浮屠。明帝永平八年赐楚王诏书,有“伊蒲塞”、“桑门”等译名。朝廷不以祭浮屠为疑怪,而且称它为仁祠,可见当时早有传教的胡僧,为统治阶级所默认。
相传汉明帝梦见丈六金人,头上发光,飞行殿廷,醒后派人去印度求经,中国开始有佛教。又传西汉刘向作《列仙传》,称佛为黄面夫子,神仙一百四十六人,其中七十四人见于佛书。这都是僧徒伪造证据,抬高自己的地位,不可信。
西晋以前,传教全是胡僧,中国人很少出家做僧尼。胡僧言语隔阂,译出经典,文义僻涩,不为士大夫所尊信。清谈家讲论名理,不出老、庄的范围,文学家著作,也从不着佛学的形迹。东晋清谈家大抵兼通佛经,文学家喜用佛经语,中国名僧如支遁、释道安、释慧远等人,阐扬教义,声望很高。鸠摩罗什精通汉文,翻译经典,一变以前体制,佛经才广泛流传。佛教到东晋开始发展,梁武帝时代,发展达最高点。南北朝三百年,佛教在精神界占了统治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