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家庭交响曲》同样也有自传性主题的处理,在豪迈的男子气概与娇媚的妇女形象之外,还有孩子的画面。与《英雄的生涯》不同,它的田园风味多于史诗性,是一幅巨笔挥洒的作曲家家庭生活的图画。
1915年写成的《阿尔卑斯山交响曲》就其实质来说仍是一部标题性交响诗。它的风格比以前作品朴素,变音也不那么多。它把在阿尔卑斯山登山的各种场景像电影一样作写实性的描述,可谓“一听了然”,所以该曲问世之后便被有的指挥家讥讽为“电影音乐”。不过必须看到,施特劳斯在描摹生动场景的同时,还致力于表现深藏在画面背后的情感,这就是漫游者的内在世界以及对崇高境界的憧憬和向往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《阿尔卑斯山交响曲》正代表了施特劳斯的音乐正趋于人性化和理想化。
克莱门斯·克劳斯与理查·施特劳斯
施特劳斯最后一部交响诗是为23件独奏弦乐器而写的《变容》,表达了作曲家对毁于战火的德国的痛悼,作品引用了贝多芬《英雄交响曲》的葬礼主题并加以发展。